咨询电话:18702111683
article技术文章
首页 > 技术文章 > 新型储能电站如何改变能源格局?建设方案深度解读

新型储能电站如何改变能源格局?建设方案深度解读

更新时间:2025-03-24      点击次数:86

 

引言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壮阔画卷中,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崛起,为人类点亮了清洁能源的璀璨希望,但同时也抛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妥善应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此刻,新型储能电站,尤其是独立储能电站,正崭露头角,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它们不仅扮演着电力供需平衡器的角色,更助力能源系统向智能化、去中心化的未来迈进。而当新型储能电站与安科瑞EMS3.0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携手并肩时,其建设与运营便踏上了高效、智能的新征程。

那么,新型储能电站究竟如何重塑能源格局?其建设蓝图又蕴含着哪些核心要义?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一一揭开这些谜团。

EMS 

一、       新型储能电站:能源格局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1.1       应对可再生能源波动性挑战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因其间歇性和波动性特质,往往导致电力供应缺乏稳定性。而新型储能电站的出现,如同电力系统的“调节器”,能够存储过剩电能,并在需求激增时及时释放,有效平衡供需矛盾,显著增强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2       能源系统去中心化变革

传统能源系统高度依赖大型发电厂和集中式电网,而新型储能电站则以其分布式部署的优势,正逐步推动能源系统向更加去中心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这一变革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的灵活性,还极大地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1.3       削减能源成本,提振经济效益

储能电站凭借其在电价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的智能策略,充分利用电价差异实现盈利。同时,它还能提供调频、备用等多重辅助服务,为电力市场注入了更多活力与价值,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效益。

1.4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新型储能电站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坚强后盾,支持其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从而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这一举措为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助力我们共同迈向绿色、低碳的未来。

EMS3.0智慧能源 

二、       新型独立储能电站建设方案的关键点

电池管理与优化策略:依托系统的智能分析工具,精准选型与配置电池容量,有效提升电池利用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容量配置与能量调度:利用系统的协同优化与智能调度能力,科学规划储能容量,实现高效能量管理

并网协同与电网技术:结合EMS3.0系统强大功能,通过实时监测与精准调度,确保储能电站与电网高效协同运行,满足并网技术各项要求

安全防护与故障预警:依托系统的多层次安全监控体系与预警机制,全面保障储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多元化运营模式创新:借助系统的电力市场交易功能,创新设计多元化盈利模式,显著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

储能 

三、       新型独立储能电站建设:风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3.1 解决方案构成

风力发电系统:充分利用丰富的风力资源,通过先进的风力发电机,高效地将风能转化为清洁的电能。该系统以其**的能量转换效率、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灵活的配置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各种地形和环境条件,满足多样化的能源需求和发展战略。

光伏发电系统:依托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通过高效的光伏组件,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再经由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能。优质的光伏电池板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光能并转化为电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助力节能减排。同时,系统采用高品质组件和配件,确保光伏发电系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发电性能。

柴油发电系统: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当风力、光伏发电系统输出不足或发生故障时,迅速接入为系统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这确保了整个能源系统在各种不利条件下都能持续稳定运行,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储能系统:配置先进的储能电池等储能设备,有效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及时释放,以平衡电力供需关系,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储能系统的引入有助于平滑电力输出,减少波动,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充/用电设施:作为风光柴储充一体化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动汽车等设备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同时为企业用电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充电及用电设施能够实时监测充电系统的各项参数,包括充电电压、电流、功率以及各充电桩的运行状态,确保充电及设备用电过程既安全又高效。

微信图片_20240509140710 

3.2 安科瑞EMS3.0风光储充一体化核心优势

能源互补:该系统能够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实现能源之间的互补,确保在各种天气和电力需求条件下都能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智能策略:系统支持自定义控制策略,如削峰填谷、需量控制、动态扩容、后备电源、平抑波动、有序充电、逆功率保护等策略,保障用户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清洁能源:风光储充一体化系统主要利用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进行发电,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全量监控:覆盖传统EMS盲区,可接入多种协议和不同厂家设备实现统一监制,实现环境、安防、消防、视频监控、电能质量、计量、继电保护等多系统和设备的全量接入;

应急响应:在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导致电力中断时,风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能够迅速启动储能设备和备用电源,为关键负荷提供紧急电力支持;

高效储能:系统配备了高性能的储能设备,如锂离子电池或液流电池等,能够在电力过剩时储存电能,在电力不足时释放电能,提高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img5 

四、       安科瑞EMS3.0风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系统特色界面

4.1 实时监测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监控系统界面包括系统主界面,包含微电网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及总体负荷组成情况,包括收益信息、天气信息、节能减排信息、功率信息、电量信息、电压电流情况等。根据不同的需求,也可将充电,储能及光伏系统信息进行显示。

1669372711737 

4.2 光伏界面

展示对光伏系统信息,主要包括逆变器直流侧、交流侧运行状态监测及报警、逆变器及电站发电量统计及分析、并网柜电力监测及发电量统计、电站发电量年有效利用小时数统计、发电收益统计、碳减排统计、辐照度/风力/环境温湿度监测、发电功率模拟及效率分析;同时对系统的总功率、电压电流及各个逆变器的运行数据进行展示。

img7 

4.3 储能界面

展示本系统的储能装机容量、储能当前充放电量、收益、SOC变化曲线以及电量变化曲线。PCS、BMS的数据展示及控制。

img8 

4.4 风电界面

展示对风电系统信息,主要包括逆变控制一体机直流侧、交流侧运行状态监测及报警、逆变器及电站发电量统计及分析、电站发电量年有效利用小时数统计、发电收益统计、碳减排统计、风速/风力/环境温湿度监测、发电功率模拟及效率分析;同时对系统的总功率、电压电流及各个逆变器的运行数据进行展示。

img9 

4.5 充电桩界面

展示对充电桩系统信息,主要包括充电桩用电总功率、交直流充电桩的功率、电量、电量费用,变化曲线、各个充电桩的运行数据等。

img10 

4.6 发电预测

通过历史发电数据、实测数据、未来天气预测数据,对分布式发电进行短期、超短期发电功率预测,并展示合格率及误差分析。根据功率预测可进行人工输入或者自动生成发电计划,便于用户对该系统新能源发电的集中管控。

img11 

4.7 策略配置

系统应可以根据发电数据、储能系统容量、负荷需求及分时电价信息,进行系统运行模式的设置及不同控制策略配置。如削峰填谷、周期计划、需量控制、防逆流、有序充电、动态扩容等。

基础参数 

4.8 实时报警

具有实时报警功能,系统能够对各子系统中的逆变器、双向变流器的启动和关闭等遥信变位,及设备内部的保护动作或事故跳闸时应能发出告警,应能实时显示告警事件或跳闸事件,包括保护事件名称、保护动作时刻;并应能以弹窗、声音、短信和电话等形式通知相关人员。

img13 

4.9 电能质量监测

可以对整个微电网系统的电能质量包括稳态状态和暂态状态进行持续监测,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供电不稳定因素。

img14 

4.10 网络拓扑图

系统支持实时监视接入系统的各设备的通信状态,能够完整的显示整个系统网络结构;可在线诊断设备通信状态,发生网络异常时能自动在界面上显示故障设备或元件及其故障部位。

img15 

4.11 故障录波

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准确地记录故障前、后过程的各相关电气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这些电气量的分析、比较,对分析处理事故、判断保护是否正确动作、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其中故障录波共可记录16条,每条录波可触发6段录波,每次录波可记录故障前8个周波、故障后4个周波波形,总录波时间共计46s。每个采样点录波至少包含12个模拟量、10个开关量波形。

img16 

4.12 事故追忆

可以自动记录事故时刻前后一段时间的所有实时扫描数据,包括开关位置、保护动作状态、遥测量等,形成事故分析的数据基础

用户可自定义事故追忆的启动事件,当每个事件发生时,存储事故前面10个扫描周期及事故后10个扫描周期的有关点数据。启动事件和监视的数据点可由用户**和随意修改。

img17 

五、       相关硬件产品推荐

5.1 监测类仪表产品

img18 

5.2 保护测控类产品

img19 

5.3 电能质量类产品

img20 

六、       结语

新型储能电站正逐步崛起,成为推动能源系统转型的核心力量。其建设与运营不仅直接关联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运行效率,更对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深远意义。安科瑞EMS3.0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凭借其全面而强大的功能特性,为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政策的日益完善,新型储能电站必将在能源领域扮演更加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人类迈向绿色、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针对新型独立储能电站建设方案的任何疑问或需进一步探讨之处,欢迎通过私信与我深入交流,我将竭诚为您解答。

本网站将持续更新您可能感兴趣的解决方案及电气产品资讯,若您对其他产品同样抱有浓厚兴趣,不妨随时与我沟通,共话前沿科技。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李明君
  •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育绿路253号
  • 邮箱:2802943235@qq.com
  • 手机:18702111683
关注我们

欢迎您加我微信了解更多信息

扫一扫
电瓶车充电桩禁止非法改装
版权所有 © 2025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智慧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