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数字化演进的背景下,商用储能电站已成为企业实现能源成本优化、供电可靠性提升及碳中和目标的核心基础设施。2025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并要求“多元技术逐步成熟、应用场景持续丰富、系统性能显著提升”。这一政策蓝图为商用储能电站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而Acrel-2000MG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凭借其“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控制、AI预测优化及多场景适配能力,成为落实目标的关键技术载体。
一、 典型应用场景与方案适配优势
1.1 峰谷价差套利:实施精准策略以实现收益增长
应用场景:企业借助谷时段电价低廉的优势进行充电,待峰时段电价高昂时放电,以此削减用电成本。
价值体现:该系统通过分时电价接口,能够自动同步本地电价政策,并借助 AI 预测技术生成动态的充放电计划。
1.2 需量管理:有效降低变压器容量电费支出
应用场景:在两部制电价模式下,企业需依据最大需量缴纳基本电费。此时,储能系统可在负载高峰时段放电,从而削减需量峰值。
价值体现:系统可实时监测负载功率,当需量接近变压器容量阈值时,自动触发储能放电功能。
1.3 微电网与备用电源:确保关键负载稳定供电
应用场景:在离网状态或电网发生故障时,储能系统可作为主电源支撑微电网运行,保障医院、学校等重要场所的持续供电。
价值体现:具备黑启动功能,在电网断电后的 30 秒内即可恢复微电网供电。
1.4 电力辅助服务:参与电网调峰调频以获取补贴收益
应用场景:储能系统响应电网调度指令,提供调峰、调频服务,进而获取相应的补贴收益。
价值体现:符合 GB/T 33593 - 2017《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支持快速调频响应。
二、 解决方案组网构架
系统解决方案的组网构架主要覆盖微电网的“源-网-荷-储-充”各个环节,实现了源网荷储充一体化柔性控制,以及互联、互通、互动。它能够对企业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市政电源、储能系统、充电设施以及各类交直流负荷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智能预测、动态调配、优化策略、诊断告警,实现可调度源荷有序互动和能源全景分析,满足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数字化、安全分析智能化、调整控制动态化、全景分析可视化的需求。
设备层:集成多功能仪表、保护装置、储能及新能源设备(如光伏、风力发电)、充电桩等,通过多样化通信接口及协议,实现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
传输层:采用数据融合终端,支持多协议转换与数据加密,确保数据稳定、安全地传输至云平台。
云平台层:集中存储、处理、展示数据,提供能源监控、历史数据分析、报警通知等功能。同时,开放API接口,便于第三方系统集成。
应用层:基于云平台数据,实现能源规划、储能优化、有序充电等应用,支持用户通过多终端访问,享受便捷的能源管理服务。
三、 软件系统部分特色界面展示
3.1 实时监测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监控系统界面包括系统主界面,包含微电网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及总体负荷组成情况,包括收益信息、天气信息、节能减排信息、功率信息、电量信息、电压电流情况等。根据不同的需求,也可将充电,储能及光伏系统信息进行显示。
3.2 光伏界面
展示对光伏系统信息,主要包括逆变器直流侧、交流侧运行状态监测及报警、逆变器及电站发电量统计及分析、并网柜电力监测及发电量统计、电站发电量年有效利用小时数统计、发电收益统计、碳减排统计、辐照度/风力/环境温湿度监测、发电功率模拟及效率分析;同时对系统的总功率、电压电流及各个逆变器的运行数据进行展示。
3.3 储能界面
展示本系统的储能装机容量、储能当前充放电量、收益、SOC变化曲线以及电量变化曲线。PCS、BMS的数据展示及控制。
3.4 风电界面
展示对风电系统信息,主要包括逆变控制一体机直流侧、交流侧运行状态监测及报警、逆变器及电站发电量统计及分析、电站发电量年有效利用小时数统计、发电收益统计、碳减排统计、风速/风力/环境温湿度监测、发电功率模拟及效率分析;同时对系统的总功率、电压电流及各个逆变器的运行数据进行展示。
3.5 充电桩界面
展示对充电桩系统信息,主要包括充电桩用电总功率、交直流充电桩的功率、电量、电量费用,变化曲线、各个充电桩的运行数据等。
3.6 发电预测
通过历史发电数据、实测数据、未来天气预测数据,对分布式发电进行短期、超短期发电功率预测,并展示合格率及误差分析。根据功率预测可进行人工输入或者自动生成发电计划,便于用户对该系统新能源发电的集中管控。
3.7 策略配置
系统应可以根据发电数据、储能系统容量、负荷需求及分时电价信息,进行系统运行模式的设置及不同控制策略配置。如削峰填谷、周期计划、需量控制、防逆流、有序充电、动态扩容等。
3.8 实时报警
具有实时报警功能,系统能够对各子系统中的逆变器、双向变流器的启动和关闭等遥信变位,及设备内部的保护动作或事故跳闸时应能发出告警,应能实时显示告警事件或跳闸事件,包括保护事件名称、保护动作时刻;并应能以弹窗、声音、短信和电话等形式通知相关人员。
3.9 电能质量监测
可以对整个微电网系统的电能质量包括稳态状态和暂态状态进行持续监测,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供电不稳定因素。
3.10 网络拓扑图
系统支持实时监视接入系统的各设备的通信状态,能够完整的显示整个系统网络结构;可在线诊断设备通信状态,发生网络异常时能自动在界面上显示故障设备或元件及其故障部位。
3.11 故障录波
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准确地记录故障前、后过程的各相关电气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这些电气量的分析、比较,对分析处理事故、判断保护是否正确动作、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其中故障录波共可记录16条,每条录波可触发6段录波,每次录波可记录故障前8个周波、故障后4个周波波形,总录波时间共计46s。每个采样点录波至少包含12个模拟量、10个开关量波形。
3.12 事故追忆
可以自动记录事故时刻前后一段时间的所有实时扫描数据,包括开关位置、保护动作状态、遥测量等,形成事故分析的数据基础;
用户可自定义事故追忆的启动事件,当每个事件发生时,存储事故前面10个扫描周期及事故后10个扫描周期的有关点数据。启动事件和监视的数据点可由用户指定和随意修改。
四、 典型产品推荐
五、 实施路径与风险控制
5.1 项目实施四步法
需求分析:基于用户负荷曲线、电价政策、供电可靠性要求,Acrel-2000MG生成定制化储能容量配置方案(如按日峰谷差25%配置),确保方案精准匹配用户需求。
系统设计:支持“光伏+储能+充电桩”一体化设计,通过解决方案实现能量分配(如光储充系统综合效率≥88%),提升系统整体效益。
施工调试:模块化安装缩短工期,例如1MWh项目可在10天内完成部署,解决方案提供远程调试支持,降低现场调试成本。
运维管理:通过AI算法预测电池寿命,提前6个月预警更换需求,避免突发故障,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5.2 风险应对策略
安全风险:解决方案集成电池热失控预警、电气火灾监测等功能,通过GB/T 36547-2018安全认证,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市场风险:系统支持与金融机构对接,提供“储能+融资租赁”模式,降低企业初始投资压力,分散市场风险。
技术迭代风险: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支持未来升级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等新技术,保障系统长期竞争力。
结语:
在《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指引下,商用储能电站正从单一的成本优化工具,演变为企业能源管理的核心枢纽。Acrel-2000MG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控制,实现了储能系统与用户需求、电网调度、市场机制的深度协同,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高可靠、可扩展的能源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AI、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Acrel-2000MG将进一步赋能储能电站向“自适应、自优化、自交易”方向演进,推动商业能源向清洁化、柔性化、智能化全面升级。对于企业而言,选择Acrel-2000MG不仅是选择一套系统,更是选择一条通往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捷径。
电话
微信扫一扫